Search

【抗戰曙光─德式中央軍(第一部:建軍)】單兵裝備篇─小帽

你各位!我是你們的抗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【抗戰曙光─德式中央軍(第一部:建軍)】單兵裝備篇─小帽

你各位!我是你們的抗戰國軍教育班長,接下來我要介紹服裝儀容事宜!有誰敢搞錯的,我保障讓你操到飛起來,讓你陸軍變空軍!

身為一個新兵,首先就是要拿好自己的軍服,而身為國家重點栽培的中央軍,你會發現自己的軍服是有別於其他派系的草黃色(當時西北軍會用藍灰色、桂系及廣東部隊用土黃色、盤據雲南的滇軍則是偏鄉法國軍隊的藍色)。
上衣的款式是當時強調簡約實用的中山裝風格,並在左胸口袋上方會縫一個記住個人資料的布條,左袖也會縫一個布條標記部隊番號。褲子……就是一般的褲子。比較有來歷的,則是頭上戴的小帽,以及服儀檢查中的重點項目─綁腿。
在國民政府北伐以前,當時軍隊普遍戴大盤帽,不過大盤帽製作費偏高,加上它其實相當不適用於戰場(除了容易鬆脫,還特別顯眼,基本上,無論是在軍中或是戰場,過於顯眼的總是容易找罪受),所以在北伐後,國民政府在德國顧問的建議下,開始讓部隊換戴上圓筒形布質小帽。這種小帽在歐洲被稱為「滑雪帽」(德文:Ski-mütze),是由山地的獵兵部隊配戴,最大的特徵就是帽子周邊有一層護布,在天氣寒冷時可以放下來保護面頰及後頸,而平常則會用鈕扣固定在正面。來到中國,雖然從未有人使用護布的功能(事實上,那薄薄的一層,實在讓我很懷疑它是否能達到保護的功能),但依舊保留原先設計,這種正面有兩顆鈕扣並戴有一顆國徽的小帽,就成為抗戰國軍的歷史印象。

圖片為:
德式中央軍的重演服裝照,照片中的學長所帶的正是今天介紹的小帽。
(本圖片出處:感謝「臺灣軍事歷史重演協會」的趙威先生提供)


Tags:

About author
這裡是一個歷史老師的紀錄 寫歷史 寫教學心得 寫自己感興趣的話題 自娛娛人
一個代理教師到處流浪的教學紀錄
View all posts